诸位拳师高手谙知,形意拳乃北派(山西、河北)心意六合拳。此拳的训练和技击尚讲究合打合顾——即六合。
六合者,除了常说的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还要求练就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六形(又称六式)合一,方达上乘。当然,不论练十大形、十二形,五形、四把、八式等套路,还是散手技击,都要体现六形合一,但未必六六合一,特别练单式、盘式、组合式……
有人对“虎抱头”一式提出质疑,认为是以讹传讹、并说成“四象”之一。为此,谨就个人练南派(河南)心意六合拳的点滴体会,拙谈斑见,冀勿贻笑大方。
形意拳属内家拳,故无脱离内家的藏精、蓄气、炼丹以培精气神之本,这个道家练功秘旨。
丹田功居首,形意拳中称蹲猴势。谱曰:“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其真,丹田养就千日宝,万两黄金不与人。”俗话亦说,“拳无丹田功,终身一场空”。
十大形十二形还是套路招式(河南人称势口),处处都无脱离“搬丹田”,“搂丹田”,“射丹田”,“哈丹田”的动作和意念训练的秘旨。
蹦捶、喂捶还是散手技击,无时无刻不在要求意念单一,内外结合,吞气发声,以达内功蓄劲和暗劲的修炼。同时形意拳继承了武当派的衣钵,尚意不尚力(指拙力),打顾不分,意欲取人。故技击中的打顾常常说成用意、把意、变意。“四把”中练来练去的亦就是四把意。
敝人愚见,形意拳的创制只不过根据动物形态和动作取其意境精神的升华再创造,决不是动物形态和动作的机械模拟,至於象不象、对不对不必强求。否则成其“取形立意”了。
譬如鸡腿只不过取其“鸡有踩扑之能”,练就捽裆扣步,磨胫爪拱,以利打顾不分的技击效益,达到“寒鸡寻食”“二鸡争食”“金鸡抖膀”的意境。
龙无正形,龙身只不过取其“龙有缩骨之能”或称“龙有搜骨之法”,练就屈伸缩展,翻转拧搓,毫无乖戾的影踪莫测的身法,达到蛟龙云游的意境。
虎形生风,威在登山。而虎的一坐一扑最为典型。练虎形要求虚灵顶劲,悬头竖项,精气贯顶。打虎扑式必然.捽肛沉气,舌顶上腭,顿发“咦”声,使之意气力之合贯达头肩合一的功力点上。
所以心意六合拳的五行、四把都是以虎扑雷声作收势。而练虎抱头只不过把意气力之合贯达头肘合一的功力点上。固不待言,练虎形势必要达到“虎有抖毛之威,搏战之勇”的意境。这些意境显然是精气神的体现,内外三合的归宿。为此,六形合一的“虎抱头”说成虎豹头、虎头、虎抱、虎抱头都是可以的。
再者,形意拳有虎洗脸一式,即猫洗脸一式,而猫洗脸与虎抱头又是如此相似乃尔。故猫洗脸象形取意说成虎抱头发寸劲打起意打钻劲,用于形意拳的训练和技击,又未尝不可。
六形合一前三者是物名词,后三者是动作姿式,也作动名词。一言以蔽之,都是为了取意,以我看是不是按照当代形意拳名家李天骥教授所说的“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雷声”最为适宜。如有谬误,敬希批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