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一叶知秋”。蛐蛐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宠物。在古代人们认为,蛐蛐是一种食肉类昆虫,能协助人们在野外战胜猛兽,又能在冬天抵御严寒。蛐蛐又是一种益虫,用蛐蛐吃植物也是有益身心的。这几年蛐蛐市场红火之时,因为它那“吃肉”效应被广大玩家追捧,也有不少玩家买了蛐蛐来养。那么养蛐蛐是不是很简单?养蛐蛐首先要知道蛐蛐什么吃,什么季节该吃什么东西。对于养蛐蛐的朋友来说并不难这一点。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下养蛐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光照
养蛐蛐的第一步,就是要注意光照的问题。很多玩家在养蟋蟀时,很少给蛐蛐喂粮食。其实蛐蛐是一种喜欢光照的昆虫,光照越多,它越喜欢晒太阳。虽然它没有昆虫所需的氧气,但光照的多少能满足它生存所需。就算是没有虫子所需的氧气,也能满足它的需求。这是因为,充足的光照使蟋蟀适应了外界环境,并能正常地进行新陈代谢。因此即使是没有蟋蟀所需的氧气,也不能停止蟋蟀活动。所以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蛐蛐根本无法生存下去(就像你把它放在室内饲养可没办法活下去)。既然决定养一个蛐蛐,就要做好光照工作。光线不足会让蛐蛐营养不良或者变得很虚弱,没有精神而且爱乱咬树枝;光线太强则会让它的眼睛变得干涩甚至是失明;光线太弱则会让它对光线很敏感,甚至会不吃东西、不会睡觉等等因素造成死亡或者影响发育等后果。

2、温度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养蛐蛐也从过去的稀罕物变成了大家的日常。蛐蛐吃不上肉都吃不上虫食,蛐蛐怎么能长得壮呢?这就要看它们身体里的营养了。只有营养足了,才能长得壮,从而战胜“天敌”。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把虫食换成粮食的原因了。但是有些朋友觉得粮食并不能长得好,所以就放弃了换粮食吃虫食。这种想法并不是完全正确,因为食物只有通过虫子吞食之后才能发挥作用和价值!虫子没有办法通过改变它本身的生理状态来改变身体机能,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小蛐蛐很少长高和出头率的原因!这是因为虫子本身是有体温、湿度和食物温度的适应过程。因此我们养蛐蛐也要根据天气来调整好温度哦!
3、水质
蛐蛐喜欢弱酸性水质。很多人喜欢用自来水养蛐蛐,因为自来水的水碱较低,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是水质太硬,反而会导致细菌繁殖加快。养蛐蛐喜欢弱酸性水质,所以在养殖蛐蛐时可以适当增加自来水供应量。水太热也不好,特别是夏天高温时。一定要先把水烧开再使用。蛐蛐在水里产卵繁殖得越多,它们所需要的水也就越多,所以最好是经常换水。当然还有一点比较重要,那就是最好能有一些定期换水服务,以保证它们对水里的微生物产生足够多的抗菌素。

4、喂养
喂养也是一门学问。首先就是喂食的频率和量。喂养次数要根据季节不同,秋季的喂食频率最好每天3次,冬季尽量每天喂食3次,夏季尽可能每天喂食2次,因为虫不怕冷,而且夏天的虫子更易消化。如果喂养量太大,建议不要每天都喂蛐蛐;但是要注意,如果喂量过大,那么就会导致虫在一段时间内营养过剩而导致虫无法繁殖。所以尽量减少喂量,一天喂1~2次即可,而且每天要及时喂蛐蛐喂水和食物。当然了如果虫非常大而不愿意吃东西的话就要采取“断奶”政策了,断了自己的饲料和食物就无法获得食物来源了。在断奶期间还要注意观察天气,不要给虫造成太大冻伤或中暑现象或导致拉稀或腹泻等情况发生;然后就是将虫体移出笼子饲养,防止其误食了发霉变质的食物而拉泻生病或死亡。如果虫体一直在笼子中长时间保持在较高密度下生长着的话需要适当给其松土来保证其湿度和温度。在松土过程中需要注意给虫体添加维生素 E粉等等,可促进虫体抗氧化功能分泌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等作用。以上就是蛐蛐的喂养小技巧了,我相信大家也都有所了解了吧?接下来请欣赏由我们下期介绍的《怎么才能使蛐蛐爱吃》知识干货!
5、虫食
蟋蟀食物主要有蚯蚓、蝇蛆、水蛭、虫蛹等。蚯蚓是蟋蟀的最爱,所以如果您想要饲养蛐蛐的话,蚯蚓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我们在给蛐蛐喂食时,也需要注意几点。首先给蛐蛐喂食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干净,不会有什么异味。而且我们可以为它准备一个盆,里面放入适量的泥土作为它的食盆。用塑料盆可以防止蟋蟀逃跑而被污染。但要注意这里的泥土必须是干净并且有泥土颗粒,而且上面不能有任何杂物。我们应该先将植物根茎处理干净,再用清水洗净控干水分之后备用。接着我们就要给蛐蛐准备一顿营养丰富的晚餐了,最好能准备一些水蛭、虫蛹以及河蚌等昆虫作为蛐蛐的食物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