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鸟类医疗在我国并不发达,小鸟一旦生病,就只能到处求问有经验的养鸟人;如果是在大城市,还有机会找到能看鸟病的医生。
既然给小鸟看病如此艰难,不如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日常卫生中,做好卫生,可以预防绝大部分疾病。
但是,你真的会打扫卫生吗?
今天就让我来教教大家,如何保持饲养鹦鹉的环境卫生吧!
1.笼子:
笼子作为鹦鹉最常待着的地方,必然要成为重点清洁对象,但笼子并不是只清洗一个底盘就够了的。我们需要日常观察它们喜欢咬笼子的什么地方,它们喜欢啃咬的地方,以及笼底承接粪便的底盘,每1-2天就需要清洁。笼子的底网、边缘、站棍,以及笼内玩具,每3-4天就需要清洁。
每日清洁可以只是简单的冲洗,但每周最好至少做一次大扫除,需要抠掉已经牢固的屎印,用开水把笼子以及内部的器具冲洗一遍,并用刷子彻底刷洗,清洗过后再用F10消毒液稀释喷上去,晾干即可使用。鹦鹉喜欢到处乱啃,它爱待的地方不做好清洁,就很容易感染细菌。
2.水壶:
大多数人家里使用的都是开放式水壶,这种水壶容易被鹦鹉拉屎,大面积接触空气中的细菌,饮水非常容易被污染。所以使用开放式水壶的,每天都要跟换饮用水,如果水里有添加保健品或者药品,就需要用刷子刷。

即使没有添加东西,也要时不时触摸水壶底部,查看是否有滋生微生物,微生物滋生时,可以抚摸到湿滑黏腻的一层东西,如果有摸到,那就需要用刷子刷。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霉雨天气、潮湿、高温都会滋生细菌,当湿度高、温度高的时候,就更需要经常清洁水壶。每周至少消毒一次,用消毒液消毒或者用煮过的醋泡,再用棉签擦拭干净,并晾干。
如果想避免饮水被粪便污染,可以使用撞针饮水器或滚珠饮水器,刚开始小鸟可能不会用,需要主人教一段时间。
如果不想每天洗水壶,可以购买噬菌体,滴5滴在饮用水里,可保90天不变质(存疑,建议依然隔3-7天更换一次饮用水),防止水壶内滋生细菌。但如果是开放式水壶,因为小鸟会拉屎进水里,所以即使放了噬菌体,还是需要每天更换饮用水。
3.食盒:
尽量不要放太多食物,如果每次它们吃剩的都留下继续吃,最先剩下的食物就容易变质,并污染后面加入的新鲜食物。
鹦鹉每日的食量需要慢慢摸索,先放一个固定量的食物,晚上再观察有没有剩余,并抚摸嗉囊查看是否有东西。如果剩很多,第二天再减少量;如果一点不剩,可以稍微加一点,逐渐得出它们每天大概需要吃的量,然后固定下来。每天更换新鲜的食物,保证它们每天吃完不会剩余或是只有少量剩余(剩余部分建议每1-2天就直接倒掉,防止食物沉底变质),嗉囊也不会干瘪。食盒如果没有被拉粪便进去,没有被水打湿,可以一周只刷洗一次。
4.喂食工具:
如果饲养的是雏鸟,需要用勺子或者是针筒软管喂食奶粉,那么每次喂食前,都要清洗干净冲泡奶粉的道具、喂食奶粉的工具,并用开水泡一泡。但开水浸泡也只能消灭大部分细菌,并不是百分百杀菌,尤其是插管喂食的软管,清洗起来很不方便,容易有残留,所以建议每1-2周,更换新的软管和针筒。如果家里同时在喂养病鸟和健康鸟,那么病鸟和健康鸟绝对不能共用同一套喂食工具!
5.繁殖箱:
繁殖期的时候,会需要用到繁殖箱,一般母鸟在孵蛋的时候,是不会把粪便排泄在繁殖箱里,也不会允许公鸟在繁殖箱内排泄。但偶尔也会有例外,如果在孵化期间,繁殖箱里有了粪便,就需要立刻清洁,防止小鸟一出生就被粪便污染,刚出生的小鸟很脆弱,不宜接触成鸟的粪便。
当小鸟出生后,大多数小鸟都会直接在繁殖箱里排泄,小鸟吃得多、消化快,排泄量也很大,如果不经常清理,小鸟很快就会被粪便埋没。如果雏鸟数量少、体质好、温度适宜,可以3-4天更换一次木屑;如果雏鸟数量多、体质差、气候不适宜,建议1-2天更换一次木屑。
一周要给繁殖箱喷1-2次消毒液,等晾干后,再放入干净木屑和小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买一个备用繁殖箱,在用的繁殖箱脏污后,更换备用繁殖箱,并将脏污的繁殖箱彻底清洁消毒。
6.保温箱:
保温箱是用于寒冷地区越冬、照顾病鸟、养育雏鸟的,无论是寒冷、疾病还是弱小,都是需要格外照顾的,所以保温箱一定要做好清洁。小鸟入住后,每天都要清扫粪便和掉落的饲料,每周消毒一次。即使小鸟没有在使用,每隔一段时间,也要扫扫灰、消消毒。
7.家庭环境:
散养的鹦鹉必然会接触到家里的各个角落,除了日常打扫家庭卫生外,小鸟喜欢待的地方也要注意一下,观察是否有危险物品(如重金属、杀虫药、有毒植物等),移除并清洁干净,避免误食。小鸟待过的地方,留下粪便后,要擦拭干净,每周消毒1次,防止细菌残留。
总结:
做到以上几点后,如果你家鹦鹉不是体质差的弱鸡,基本上很难生病啦~
但也有例外,比如你去撸了别家的鸡,把病原体带回家,也会导致小鸟生病。所以要多观察鹦鹉的状态,有没有长时间呆立,看眼睛是否有精神,掰开嘴巴查看舌头、口腔有无黄白点或脏东西,闻闻有没有腥臭味等,屁股有没有粘便便,屁股周围臭不臭,屎拿起来闻一下臭不臭(正常情况是无味的)。——检查细节详见《如何判断小鸟是否健康》

遇到情况不对劲,先把最近拉的粪便拍照,回忆这几天吃了什么东西,记录一下最近天气变化,以及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对劲的,异常的症状有哪些,然后详细告诉你需要咨询的医生,提高看病效率。
同时要隔离病鸟,然后清洁干净,防止扩散感染。保持体力对病鸟来说很重要,发现病鸟后,要先摸嗉囊,查看病鸟是否有进食、吃的多少。
如果嗉囊内无东西、吃的少,可以先去泡奶(鹦鹉奶粉,不是牛奶羊奶!)喂5毫升(虎皮是3-5毫升),观察有没有呕吐。如果5毫升都吐基本上就是不舒服了。然后再观察喂完奶以后的便便,奶里什么都不要添加,便于观察喝奶的粪便,好判断是什么疾病。
最后,祝大家的小鸟都健健康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