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狗粮知识

狗狗生病会传染给猫吗(想要猫狗双全都要注意哪些传染病)

1. 狂犬病

首当其冲的一定是让人类也束手无策的烈性传染病——狂犬病!虽然带有“犬”字,但并非只有狗会感染,所有温血动物都可传传染。主要通过感染动物抓咬伤由血液或唾液传播,无特效治疗药物,致死率百分之百。注射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法。好在随着大家科学养宠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对该类疾病的管控,家养宠物的疫苗接种率非常高,但是日常咨询犬猫在打斗咬架后受伤是否需要像人一样再打狂犬疫苗?该病重点还是在于预防,只要宠物每年定期接种狂犬疫苗,在意外发生时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更为重要。

 

2. 犬细小病毒

相信大家对它并不陌生,但犬细小病毒的来源尚不明确,但有许多数据推测认为它来源于猫的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猫瘟)或其他非家养动物的相关病毒。所以对于新到家免疫尚未齐全的幼龄犬猫混养的家庭,也要做好犬猫的分区分餐分厕哦。预防方面如期注射疫苗,防患未然!

3. 破伤风

是犬、猫的一种细菌性的疾病以局部或全身性的骨骼肌强直性的痉挛、快速致死为特征。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作用于犬或猫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病症,此菌常存在于猫和犬的粪便中。破伤风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发生死亡往往在症状出现后的5d内。依据临床症状及创伤史诊断。狗狗在户外玩耍的过程中如若不慎擦伤、划伤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处理伤口,避免细菌经伤口进入机体造成感染。

4. 沙门氏菌病

是引起犬、猫传染性胃肠炎的一种重要疾病。主要来自受污染的水、食物和污染的物品。其中肉类、蛋类的传播率最高,喂养生骨肉、生鸡蛋的家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生食被细菌污染的风险,建议您把食物制熟后再喂爱宠,至少也是到食品检验检疫合格的正规超商去购买,从而降低沙门氏菌感染的概率。当宠物出现急性或慢性肠胃炎时,宠物的治疗用药里往往会含有具有杀菌功效的抗生素,就是为了杀灭细菌对肠道黏膜的侵害。除了抗生素治疗之外,在停止吐呕和腹泻减轻后的24~48h,提供适当的营养和饮水,维持补充丢失的体液,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可能含有大量细菌,会污染环境器皿,虽然不至于像病毒性传染病有很强的致病性,但对于抵抗力较差的其他小动物来说是会存在致病的可能。不过也不用过分担心,用常见的消毒药预防消毒如:家用漂白剂、碘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能杀灭沙门氏菌。

5. 钩端螺旋体病

是一种犬、猫的细菌性传染疾病。在自然条件下,病原性钩端螺旋体寄生在特定动物体内。病原通过黏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机体,4~10d后宿主变成菌血症,内脏器官受到侵害。在外出活动时或旅行时带着爱宠一起同行,在狗狗放飞自我的时候,不慎接触到了被污染的积水、土壤,就可能感染,由于家养猫一般不太出门,因此犬被感染的概率也要远大于猫。即使该病可治但不能避免动物成为病原携带者。 所以做好免疫接种很重要,平时狗狗接种的六联、八联疫苗里就有预防该病的功效。

这里分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犬小孢子菌最易感的动物竟然是猫,它也有另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猫癣”。可是为啥以“犬”字命名呢?原因是第一次是在狗狗身上发现了该菌株而不是猫咪,但是猫的感染性高,并且狗狗一旦确诊了小孢子菌感染,它一定是因为接触了患有猫癣的病猫。家中有猫咪可要多多预防犬小孢子菌的传播哟。

6.寄生虫

是最常见的会在各物种之间传染的疾病,几乎所有的常见寄生虫都会在犬猫之间传染,甚至是感染人。尤其狗狗更常接触外界,感染寄生虫的概率更高,很可能携带回家再感染家中猫咪。而猫咪由于捕猎和舔舐被毛的天性,也可能从这些“猎物”身上感染寄生虫,进而传染给家中其他动物。

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蛔虫、绦虫

蛔虫除了在小肠内寄生,还会通过移行进入消化道以外的组织内,还会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随着粪便排出的虫卵污染环境,就可能导致其他动物意外摄入在体内逐渐发育为成虫,吸食寄主的养分。绦虫经常会见于宠物排出的便便里,当粪便中出现米粒状的白色异物时,那就是绦虫的节片,它的每一个节片都具有孕育虫卵的能力,可想而知,一旦感染体内将会有不计其数的“幼崽”等待破壳而出的一天。跳蚤是绦虫的中间宿主,由于猫咪喜欢舔舐被毛来清洁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就很有可能误将带有绦虫虫卵的跳蚤摄入。外寄生虫在体内无法存活,但是绦虫可以,会以极快的速度生长发育变成几米长的成虫。环境一旦被污染,那传播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八公叔叔提倡预防性的给宠物驱虫,一旦感染后,治疗所需付出的代价将成倍增长。

常见的外寄生虫有:跳蚤、虱子、蜱虫和螨虫

跳蚤格外惹人讨厌,各自小小,弹跳力十足,除了吸血就是繁殖。一个雌蚤在吸完血后24小时之内就能在环境中产20-30颗卵,蚤卵在卵壳的保护下对环境的抗性很强,发育为幼蚤之后并不急于吸血,二是以动物的皮屑为食,发育为成蚤后会跳到宠物的身上吸血,是一种吸血性体外寄生虫。犬猫一旦感染上跳蚤,将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宠物会因为剧烈的瘙痒而反复抓挠啃咬自己甚至将皮肤抓破。跳蚤还能传播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给宠物身上用药杀蚤不难,难的是皮肤病的治疗以及环境的净化。

虱子寄生于猫狗的皮肤表面,造成猫狗的瘙痒和不安,引起脱毛,继发湿疹、丘疹、水泡、脓疱等,严重时食欲差,影响睡眠,犬猫会出现贫血,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一般体质较弱的幼龄犬猫容易感染,尤其是流浪动物。

蜱虫也是非常可怕的寄生虫,终身靠吸血为生。更可怕的是,在吸血的同时还会释放毒素,引起寄主疼痛、皮炎、贫血、消瘦、麻痹、幼龄犬猫发育受阻,而且还是多种严重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如病毒、立克氏体、螺旋体、细菌、原虫等,给宠物带来极大危害,夏秋高发季节也不乏蜱虫伤害人的报道,并且这种伤害可能会留下可怕的后遗症,尤其是爱去草丛的狗狗要尤其注意。

耳螨属于高度接触传染的寄生虫病,寄生于外耳部,猫咪感染的概率远远大于犬。会引起大量的褐色干酪样的分泌物,也会造成剧烈的痒感,且往往继发化脓。宠物会不停地摇头、抓耳、鸣叫,在器物上摩擦耳部,甚至引起外耳道出血或者耳血肿。有时会向病重的一侧做旋转运动,后期病变可能蔓延到颈部及耳壳背面。

好在现在有很多新型的驱虫药在预防常见寄生虫的同时也能用来治疗螨虫,只是犬猫的产品未必全部通用,毛孩子家长们还是要多多留意驱虫药的使用对象,千万不要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让家里的犬猫共享一种驱虫药哦~。

7. 弓形虫

最后一个也是大家经常听说的弓形虫,可能打算怀孕生孩子的家庭会比较顾虑,虽然是人兽共患,但相对于上面的寄生虫来说,感染的概率并不高,并且猫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可以排出具有感染性的卵囊,但是家养猫咪感染弓形虫的概率本身就不高,再加上传播方式的苛刻程度,人类/狗狗从猫咪排出的粪便中感染弓形虫的概率极低。需要注意的是:尽量让猫固定居所,不放养任其在外游荡;应给犬、猫吃熟食或成品粮,不让其在外自由捕食,以免吃了感染的鼠或鸟类而把弓形虫带回家;避免猫狗大战导致的抓伤、咬伤;对于人而言,不要与宠物过分亲密接触,比如让宠物舔人手及脸、同桌共餐、同床共眠;经常给宠物洗澡;通过以上措施减少宠物感染弓形虫。也可减少人经宠物感染弓形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