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的传说在中国无人不晓。因天生身有异香,跳舞时可吸引成群的蝴蝶围绕她上下纷飞,后宫粉黛三千,唯她被君王迷恋。
小时候我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长大后开始进行一个有趣的研究:香气、颜色,究竟是什么在吸引蝴蝶?
蝴蝶寻花可不是为了臭美,真正的目的和人类下馆子一样:就是为了填饱肚子。既然“色香味俱全”是对一道美食的高度赞扬,那么不妨就先从“色”的角度考虑。

“观色”所应用的感官即视觉,花冠呈现出的颜色以及花瓣展开的形状,可以认为是吸引注意力的重要信号。这种信号对于人类来说只是大饱眼福,而对于采食花蜜的蝴蝶来说则是大厨在端上佳肴时的摇铃声响。
蝴蝶的复眼十分复杂,光感知范围远超人类,能够从紫外光一直延伸到红外光。不同种类的蝴蝶对于颜色喜好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柑橘凤蝶,这种蝴蝶是白色打底带黑色条纹,双翅下方各有一个黄色圆圈,且圈中套着一个黑点,另有较长的尾状突起,乍一看有点像西方社会的燕尾服,它们对于花色的选择偏好于黄色,田野间更常见的菜粉蝶同样是这种颜色的拥趸,而作为大型蝴蝶的印度裳凤蝶(展翅可达15公分),则对洋玉叶金花的白色叶片钟爱有加。总的来看,采蜜蝴蝶的颜色偏好主要集中在两个波段,一个是以蓝、紫色为代表的区域,代表性的有达摩凤蝶;另一个是以红、黄为代表的长波区域,例如孔雀蛱蝶。
说完了观色,接下来谈谈“闻香”。花的气味对于吸引蝴蝶前来至关重要,特殊的气体挥发物可影响到蝴蝶的野外定向和采食行为。与人类嗅觉依靠鼻子所不同,蝴蝶的气味感知来自触角,不过这些触角在形状上不尽相同,例如金斑喙凤蝶的触角外部有鳞形、毛形和星形感器,而菜粉蝶触角包含鳞形、毛形、腔状、刺形、棒状、栓锥形等6种感器,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有的同一种类即使是雌雄成虫之间,触角感器形态也存在差异。
不同花香所散发出的味道对触角造成的刺激不一,导致不同种类蝴蝶分别形成自己的蜜源回报印象,比如苯乙醇对菜粉蝶采食起着关键作用,而芳樟醇则会令孔雀蛱蝶的触角反应最为强烈。还有一种红锯蛱蝶,除了会于花间采蜜,还喜爱吸食水果腐烂发酵流出的汁水,显然比起视觉,气味对红锯蛱蝶的吸引力更大。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蝴蝶对色彩和气味千差万别的喜好呢?
原来,觅食作为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为提高效率,蝴蝶可以无师自通地将花朵特征与蜜汁丰富程度相联系。这一过程是由两个连续步骤组成,首先蝴蝶在花丛中不停起降,寻找其中的蜜源,通过连续尝试,就会总结出哪种特征的花朵含蜜的可能性更高,下一次直接降落在蜜源花朵上的次数逐渐频繁。如同渔民在一处撒网获得不错回报后,下次很可能仍会前往相似海域以期再次得到收获,同理一旦访花与食物回报呈正相关,那么蝴蝶下一次的偏好大概率会因此转移到与之相关联的颜色或气味上,比如前面提到的柑橘凤蝶就可以通过“学习”完成花色偏好的转变,而孔雀蛱蝶则会对花香刺激做出调整。
对蜜源信号的判断会随着四处觅食的进行而不断调整,而做出反应的灵敏性决定了不同种类蝴蝶适应蜜场更替变化能力的高低,因此蝴蝶对颜色和气味的敏感度远超人类。
自如对家装产品的精细要求,如同蝴蝶对色彩与气味的万千挑剔。严格遵循的“有害物质无添加”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全力追求的“环保净味、自然清新”的自如涂料是否能达成“吸引蝴蝶”的小目标?
答案在自如涂料视频“蝴蝶篇”揭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