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曼猫源于缅甸,又称缅甸圣猫。布偶猫产于美国,又称为布拉多尔猫。伯 曼猫最早由古代缅甸寺庙里的僧侣饲养,视为护殿神猫。布偶猫是猫中体型和体重最大的一种猫,由加州的妇女安贝可培育出来的猫种。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区分、辨别的方法。
布偶猫是一种大型、可爱而温顺的长毛猫,它有大而美丽的蓝色的眼睛。布偶猫的颜色象暹逻猫一样,身体部分较浅,而脸部、腿部、尾巴和耳朵的颜色较深。在多数颜色图案中,这些末端部位都可能出现一些白色的斑纹。一只理想的布偶猫必须发育均衡,没有极端的特征。绝育过的雄性布偶猫可以长到20磅(接近10公斤)甚至更沉;而母猫则会相对小些。布偶猫是一个晚熟的品种,它们的毛色至少要到2岁才会足够丰满,而体格和体重则要至少4岁才能发育完全。
重点色的布偶猫有着经典的暹逻猫的图案。手套布偶则好象刚刚跳进奶油碗里偷吃了一点:他们有着毛茸茸的白色的下巴,就象他们的白手套和靴子一样。双色布偶看起来就象是在奶油池子里游了一圈,脸上看起来就像是刚刚大吃了一餐。双色布偶的四只爪子、腹部、胸部和脸上倒V字的部分都是白色的,背部也可能会有一两片白色的斑纹。只有它们的尾巴、耳朵和V字斑纹以外的部分才会显示出较深的颜色。而梵色布偶看起来则好象快沉到奶油池底了。只有脸部上端、耳朵和尾巴,以及身上的极少部位可能较深的颜色。
伯曼猫传说中这些猫原来是黄眼睛的白猫。几世纪前的战时,这些猫被关养在缅甸的寺庙中,有一次寺庙被敌人围攻,当住持倒在庙中一尊金色蓝眼的女神像前时,住持的猫跳到主持身上。刹那间住持的灵魂进入了猫身,猫也奇迹般的由白色变成金色,黄眼珠也变成如女神般的蓝宝石色。它的四只脚、脸、尾巴和耳朵都变成大地的颜色,只有前爪的端部因为碰着住持,仍然保持着纯洁的白色;这个奇迹鼓舞着其他僧侣击退敌人。从此,寺庙里的猫都培育成住持的猫那种新的颜色。关于伯曼猫的近代史,也几乎被笼罩在古代传说的光环之下。可以确切知道的是,大约在1919年,一对伯曼猫被秘密地从缅甸运输到了法国。公猫由于无法适应远航的艰苦条件而不能存活,但雌猫不仅生存了下来,还幸运的怀了孕。1925年在法国培育而成现在的波曼猫,再后来由于引入波斯猫血统,使它具有了细长、丝状的被毛。不过它真正被人们认识的是在二次大战期间的几次猫展上。1966年英国猫协承认了它,不久在美国也获得承认,是深得人们赞誉的长毛猫。
伯曼猫源于缅甸,又称缅甸圣猫,最早由古代缅甸寺庙里的僧侣饲养,视为护殿神猫,18世纪传入欧洲逐步进化定型。伯曼猫体型较长,身上被毛主要是浅金黄色,脸,耳,腿尾等部分毛色较深,呈咖啡色或深灰色,四爪为白色。伯曼猫聪明温柔,非常友善,活泼好玩,喜欢亲近人类,与其它猫也能很好相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