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世界名犬,众人可谓是博古通今、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可要说一说咱中华名犬,众人只道“中华田园犬”,确实,除了西施、獒犬之外,现如今连京巴、细犬、八哥这样的老牌“土狗”都鲜为人知了。40多种“国产土狗子”(中华田园犬),只选个人认为优秀的。
那么,何为中华田园犬
由于我国始终缺乏对本土犬种的科学分类和正式命名,导致除了一些名犬之外的犬种都按照民间俗称或者地方习惯各自为名,最常见的就是“大黄狗”、“土狗”。需要注意的是,此“土”非彼“土”,土狗顾名思义是本土地区的狗,在部分北方地区也被统称为“柴狗”、在长三角地区也被称为“草狗”,算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称谓,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犬种,也不是因为这种狗土才叫土狗。至于“中华田园犬”,也只是为了区别“日本秋田犬”而作出的命名。
只因生在中华,长在中华,是我泱泱华夏特有的犬种,小时候见到的村里大户人家养的藏獒、松狮,有钱亲戚家里养的巴哥、京巴,大姑家的花花、三舅家的铁蛋、二伯家的虎子、小姨家的妞妞,还有那些你叫不出来名字满街溜达的土狗、串串狗,都是中华田园犬。它们有些是在中华大地上经过上万年时间自然筛选的,有些是在中国几千年农耕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是华夏文明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
所以,中华田园犬到底有多少种?
关于中华田园犬的种类和品种细分一直存在争议和多样性。有资料提到中华田园犬大致分为北方、江浙、两广三大品系,十余个地方亚种。也有资料提到中华田园犬分19种,包括包括川东猎犬(重庆犬)、四川青川犬、四川凉山犬、贵州下司犬、广东潮州犬、广东骨嘴沙皮、山东细狗、河北细狗、陕西细狗、蒙古细狗、湖北箭毛、台湾本地犬、虎斑犬、广西笔尾灰、藏狮、太行犬、蒙古獒、鄂伦春猎犬、昆马犬等。
另外,还有资料提到中华田园犬分为10个品种,包括四眉田园犬、练庸田园犬、虎斑田园犬、黠灵田园犬、五红田园犬、骁苍田园犬、笔尾灰田园犬、贲都田园犬、满卢田园犬、玄卫田园犬等。
由于中华田园犬是一个广泛分布的犬种,其品种和种类的划分可能会受到地域、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分类方法可能会存在差异。同时,由于中华田园犬的杂交和基因交流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品种之间的界限也可能比较模糊。
以下将从40多种“国产土狗子”(中华田园犬)中选出个人心目中排名前10的品种。
优秀水平不分高低,排名次序全凭个人喜好
昆仑牧
昆仑牧羊犬(或称为昆仑山脉犬)
是中国最稀有的护卫犬之一,因长期生活在人烟稀少的昆仑山脉一带而很少被人所知。
它们在当地游牧民的眼中是生活的好帮手,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保护着游牧民的生命和财产。
起源地与历史背景:
昆仑牧羊犬产自中国昆仑山脉一带,其起源历史被笼罩在迷雾之中,但据信与藏獒和本地猎犬有紧密的血缘关系。
昆仑牧羊犬继承了藏獒的威猛与本地猎犬的敏捷,形成了半野生的大型猛犬。它们身躯高大威武,强壮有力,颈部绒毛长而浓密,外形萌萌的超霸气。昆仑牧羊犬具有极高的护卫能力和对陌生人有很强的警惕性,是人们理想的护卫犬。昆仑牧羊犬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与草原游牧民族共同生活,练就了超强的护卫与狩猎能力。

昆明犬是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自行培育的犬种。共有三种颜色品系:狼青、草黄、黑背。1953年开始选育,1964年培育成功,199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成功培育的第七代昆明犬是军、警工作用犬,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东南亚国家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取得了重大的军事、社会和经济效益。
由于在祖国西南边地昆明繁育的,所以称为“昆明犬”。昆明犬是国产的优良犬种。昆明犬对高原气候、严寒环境及高温均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我国军队、公安刑侦战线,广泛使用于边防巡逻,侦察破案,侦查毒品和爆炸物。也可用作单位和个人的护卫犬。
它适应于各种气候,尤其是高原立体气候,在鉴别追踪与扑咬等方面各具特色。该犬性格凶猛,易攻击,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虽然对主人极为亲热,但在人类生活区对公众构成严重威胁。
莱州红犬是中国的原生犬种,别名朱桥红犬、虎形犬、鹿形犬是一种伴侣犬、工作犬、守卫犬。随着19世纪德国进入山东省,于1898年清朝时期起殖民于胶东半岛达99年。德国殖民者定居于此,犬随着殖民者一同来到青岛地区。那个时候养狗用于狩猎和守卫是必要的。最终他们用大丹犬、德国牧羊犬、罗威纳犬、山东细犬和一些原生犬种改良得到了莱州红犬。
莱州红犬身强体壮,动作敏捷,行动迅猛。友善且冷静,非常忠于家庭。莱州红犬热爱工作且具有很好的工作能力、勇气和毅力。这种犬自信且无畏,还能很好地适应并关注周围环境。
太行犬
太行犬是产于河南、河北、山西等省的太行山一带的地方良种犬,3000年前当地的野生犬与居民犬杂交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太行犬。该犬外形出众、品质优秀,在牧羊、狩猎、看家护院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如今属于亟待拯救的本土犬种,纯种已经十分少见,甚至达到濒临的情况。

陕西细犬
陕西细犬又称秦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是被真正当作猎犬用的犬种之一,主要生长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渭南、西安、咸阳等地,主要用来追逐狩猎,也可看家护卫。
陕西细犬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考证,早在西汉末年即已有关于陕西细犬的相关文字记载。最为繁多的记载出现在唐、宋、明、清时期的宫廷诗画和皇家狩猎记录中。
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陕西细犬一直被选作皇家御用猎犬,其地位尊贵,非寻常百姓家能养。在《诗经·秦风》等古籍中,有秦国太子携细狗狩猎的描述,这表明陕西细犬在春秋时期就已成为秦国的御用猎犬。
陕西细犬不仅是皇室的宠儿,也是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如《园陵犬赋》中就有“嘉彼御犬,即良且驯”等赞美之词。这种犬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
陕西细犬体态优雅,线条流畅,给人一种高贵而神秘的感觉。它们通常具有细长的头部、细长的四肢和紧凑的身体结构,这使得它们在狩猎时具有出色的速度和敏捷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外犬种的引进,陕西细犬的数量逐渐减少。据不完全统计,纯种的陕西细犬目前全世界只剩下不到十只,数量极其稀少。
重庆犬
重庆犬是古老而稀有的中国特有犬种,国际上的正式名称为:中国重庆犬(Chinese Chongqing dog)。重庆日报和2005年第3期《养犬》杂志上看到,重庆宠物协会将邻水狗改为川东猎犬,重庆直辖后又改为重庆犬。
据相关考证,重庆犬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中国汉代。重庆犬原产于今天的中国重庆及四川东部地区。由于地处山区,与外界相对隔离,重庆犬在长期的自然繁衍进化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品貌特征和性格气质,同时也鲜为外人所知,即便是本地人也了解得不多。鉴于具有气质高贵、忠诚、勇敢和优秀搏击能力的特性,重庆犬在旧时代主要是由当地的达官贵人豢养,用于看家护院、狩猎和地位的炫耀;20世纪中后期以来,重庆犬的数量逐渐减少。
下司犬
下司犬产于贵州省麻江县东南部,因中心产区在下司镇,故历史习惯称为下司犬。产区居民以苗族为主,居住于深山峻岭之间,过去林深茂密,山高路险,野生动物较多,自古以来苗胞均有打猎和养狗看家守院的习俗。经产区人民的长期选育,形成了“下司犬”体型外貌和生活性能独特的特征特性。早在嘉庆十三年(1808年),下司镇就辟为商埠,形成盛市和重要码头。
往昔,贵州与省外陆上交通闭塞,云贵两省的土特产品多集中于下司,赖清水江运到湖南洪江、常德、过洞庭湖直达武汉。湘、鄂、赣的棉花、土布、药材、瓷器等货物亦用船载逆水而上到下司起崖,再运到贵阳、安顺等地。因此,当年的下司镇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商户林立、住户密集,官富养犬护院,一时养犬兴盛。国民党陆军通校于一九三八年冬迁至麻江,军犬所设在下司玉皇阁,更带动了下司养犬的发展。

是草地牧民在自然淘汰的基础上进行人工选择的犬种,也被称为呼伦贝尔草地牧羊犬。祖先是一种古老且具有独特特性的山地犬种。它们体型硕大,毛厚体壮。这个遥远东方的犬种,在几个世纪以前,曾对改良欧洲和西亚的犬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蒙古草地牧羊犬的性格忠诚、勇猛、凶悍,对主人温和而冷静,对陌生人则具有强烈的敌意和警惕性。它们能够长时间卧于营地边,警惕地守护着主人的家园和牲畜。在面对领地受到侵犯时,蒙古草地牧羊犬会毫不犹豫地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强大的进攻能力,甚至能够驱赶并杀死草原狼等凶猛动物。据历史记载,蒙古牧羊犬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草原上游牧民的守护神犬。

鄂伦春猎犬
鄂伦春猎犬是鄂伦春民族的游猎民常用的猎犬,该犬种的出现是由于鄂伦春族在狩猎过程中需要一种能够协助他们追踪、围捕猎物的犬种,便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而成的。鄂伦春猎犬体型中等、体质健壮,耐力好,爆发力强,服从性很强,灵敏度好,容易训练,智商高,不常叫,适应城市生活,对儿童友善,护家,尤其护主。
鄂伦春猎犬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强。不但能为主人充当“眼睛”,而且在追踪、围捕猎物时充当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当地作为猎犬和看护犬使用,属于亟待拯救的本土犬种。
北京犬通称京巴犬,又称中国狮子狗、宫廷狮子狗等,是源自中国古代宫廷的小型玩赏犬,其各种改良类型在世界多国被广泛饲养。
京巴犬优雅而精致,气质高贵。集聪慧、机灵、勇敢、倔强于一身,性情温顺可爱,非常有个性,而且表现欲强,对主人极有感情,对陌生人则比较警惕、猜忌。
京巴犬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犬种,已有4000年的历史,护门神“麒麟”就是其化身。早期的京巴犬属于贵族犬,生活在皇宫之内,是历朝历代备受宠爱的玩赏犬。1893年,第一只京巴犬在英国展出,因其惊人的美丽和传奇的历史成为焦点。1906年,京巴犬正式在美国登记注册,迅速获得了美国人的喜爱。京巴犬多次在欧洲犬展中获得“冠军犬”称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