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万物皆可泛滥,比如在我国寸步难行的兔子,在澳大利亚横行,成为了恶魔。
兔子位于食物链的最下层,按理说天敌遍天下,澳大利亚的兔子怎么就没动物吃呢?
其实澳大利亚也不是没有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但是它们都不怎么吃兔子。
就算吃,也吃不过兔子的繁殖速度。
在澳洲野外走一圈
要不澳大利亚试试以毒攻毒,进口爱吃兔子的动物,专门除兔子,比如猞猁。
澳大利亚的兔子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不引进兔子的天敌?
如何消灭澳大利亚的兔子?
泛滥的兔子会给澳大利亚带来怎样的危机?
解决澳大利亚野兔,何不引入猫科动物中最爱吃野兔的猞猁?
澳洲的野兔是家兔的后代
狂兔之灾
澳大利亚是一座神奇的巨大岛屿,它与世隔绝了有5000多万年,因此这里是有袋类动物最后的伊甸园,也是地球上仅存的后兽亚纲动物聚集区。
然而一切都随着人类的迁徙被毁坏了,人作为真兽亚纲的生物,带着其他真兽亚纲的哺乳动物登陆澳大利亚。
身体结构落后的后兽类在真兽类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只要是个真兽类动物,基本上都能在澳大利亚泛滥,都能算作入侵物种。
澳大利亚的代表性动物
18世纪,英国殖民者发现了澳大利亚,将其作为自己的流放地使用。
后来这群殖民者嫌在这里太无聊,于是从英国带了大约29只兔子过来,用来打猎解闷。
澳大利亚平坦的内陆十分时候策马奔腾打猎,于是他们又继续带来兔子。
兔子是一种繁殖能力非常厉害的动物,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一年可以生6窝,每窝可以有1到6只幼崽。
这些殖民者带来的兔子,开始了它们的攻占澳洲计划。
澳大利亚专门修的防兔网
凭借超强的生育能力,这些外来兔子呈指数增长,最后成功泛滥。
它们一天之内就能吃掉一片草原,澳大利亚本土的有袋动物在兔子的降维打击下,逐渐败下阵来。
起初人们根本不在意,还觉得兔子多了更好,可以尽情打猎。
然而随着澳大利亚开始发展畜牧业,人们才发现,这兔子也太多了,多到和羊抢草吃了!于是想着手动除兔。
可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么多兔子,一时半会儿根本灭不完,反而会浪费很多人力物力。
澳大利亚人摸摸自己的小脑袋瓜,要不引进兔子的天敌来抓兔子?
英国殖民者的家兔变成了今天的野兔
引进天敌
兔子之所以在其他大洲无法泛滥,是因为各个大洲都存在它的天敌。
这其中,猞猁是最爱吃兔子的动物。
于是有人就想出主意,让澳大利亚进口猞猁,这样就能控制兔子的数量。这办法真的可行吗?
当然不可行,妥妥的馊主意!
爱吃兔子的猞猁
首先,猞猁生活的地方气候比较寒冷,澳大利亚很热,尤其是它的内陆地区,干旱又炎热。
猞猁这一身毛大衣去澳大利亚,会被热死的。
其次,猞猁的捕食能力很强,它的体型也不算小,身长在85~105厘米,体重20~30公斤。
它要是来澳洲,几乎没有动物能拦住它,它不得把其他动物都吃个遍?
猞猁还会上树,像考拉这种又慢又蠢的动物,简直就是趴在树上的肉罐头。
行动缓慢的考拉
最后就是,澳大利亚有前车之鉴,他们曾经把赤狐带来,希望它捕食兔子。
结果赤狐来了之后,发现那些有袋类比兔子好抓。
既然能不费大力气抓这些有袋动物,干嘛要大力气抓兔子呢?
结果就是,赤狐在澳大利亚泛滥,威胁到了当地很多有袋类动物的生存,澳大利亚人肠子都悔青了。
赤狐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狐狸
由此可见,猞猁这种掠食动物,没事儿别往澳大利亚引进,因为澳洲的生态其实是很脆弱的。
早在2亿多年前,地球上的各个大陆都挤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超级大陆——盘古超大陆。
今天的澳洲大陆位于这片超级大陆的最南端,与今天的南极洲还有印度次大陆连在一起。
在大约1.8亿年前,盘古超大陆陆续分崩瓦解,澳大利亚开始漂移,成为了单独的一个“孤岛”。
由于分离得太早,澳大利亚上面的哺乳动物没有参与之后激烈的新生代争霸赛。
盘古超大陆
澳大利亚的原住动物几乎全部是后兽亚纲动物,放在其他大陆都得被淘汰。
这些落后的后兽类动物们,在澳大利亚这块地快乐的生活,殊不知自己的家族已经走到了末路。
人类的到来重置了澳洲的生态,它们在真兽类动物面前,落后得不堪一击。
澳大利亚的后兽亚纲,除了红大袋鼠,其他的都存在生存危机,甚至有一些有袋类动物已经灭绝。
所以澳大利亚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保护这世上最后一支后兽亚纲的血脉。
已经灭绝的袋狼
因为澳大利亚的大部分有袋类动物都是食草动物,兔子与它们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
兔子数量的泛滥会压缩其他有袋类草食动物的生存空间,引入赤狐失败导致保护工作雪上加霜。
所以澳大利亚人咬咬牙,干脆手动灭兔。
澳大利亚灭兔现场
人兔大战
澳洲政府鼓励民众参与捕兔行业,并且开出巨额悬赏,谁抓得多就有奖励。
澳大利亚为了积极调动大家的热情,还想出了一个特别损的招。
他们抓来一部分兔子,将特殊芯片植入兔子皮下,然后再放回到野外。
如果谁抓住了带芯片的兔子,赏金翻倍。现在澳大利亚有专门的猎兔人,一个月光是打兔子就能收入超过3000澳元,折合15000元。
兔子在澳大利亚混得好
不仅是兔子,针对澳大利亚泛滥的一切动物,他们都采取这个办法,什么亚洲鲤、大龙虾、还有骆驼这样的大家伙。
在澳大利亚几代人的努力下,他们的野兔数量从最多时的100多亿只,减少到现在大约2亿只。
但是人兔大战还未结束,澳洲人民仍需努力。
澳大利亚这200多年的物种入侵史可以说给世界上很多国家敲响了警钟。
兔兔泛滥了一点都不可爱
物种入侵的危害
物种入侵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以无敌的形态闯入一个全新的生态。
非本土物种没有天敌,可以说在野外是横着走,对本土物种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对于同生态位的动物来说,入侵物种会抢占它们的资源,造成生存危机。
比如这些兔子,它们会抢了袋鼠的食物,造成袋鼠之间的种内竞争加剧。
而面对比入侵物种,食物链上更低一等级的动物,就会被直接当成食物吃掉,比如入侵澳洲的赤狐和当地的小型有袋类动物。
袋鼠吃草
我国也有很严重的物种入侵,光是外来物种就超过了600个。
很多人会以小龙虾这个特例来说明我国对付入侵物种有多么厉害,殊不知绝大部分入侵物种是无法作为食物的。
所谓的“吃货拯救世界”开开玩笑可以,实际上吃货也拿很多入侵物种没办法。
比如福寿螺、清道夫等入侵物种,吃货们也束手无策。
更不要提入侵物种白纹伊蚊,又叫花蚊子,人们怎么吃?不被它咬一口都算是好的了。
小龙虾只是入侵物种的例外
入侵物种还有一点非常可怕,那就是传播外来病毒。
非洲曾经有百万级别的非洲野犬,因为人类带来的狗,被传染上了狂犬病。
此外,还有当年西方殖民者入侵美洲,他们带来的一些病毒,比如天花、梅毒等,传染给了当地的土著。
因为从来没有遇到过,导致大部分土著不具备抗体,最后大片大片地染病。
物种入侵是人类活动到来的副产物,对于生态基本上都是毁灭打击。
非洲野犬数量减少
这也是为什么各国不允许游客携带有活体生物成分的产品,比如种子和水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