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狗狗一直伴随着人类,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它们的忠诚、听话得到了人类的喜爱和认可。
在我国,关于狗狗的民间俗语更是不胜枚举,“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好猫管三家,好狗管三邻”都彰显了狗狗忠心耿耿的品质。
然而,细心的我们会发现,有些狗狗明显不同于其他狗狗它们的尾巴非常短,有些甚至没有尾巴。
这似乎与狗狗天生的属性不符,原来,这些狗狗出生后不久就被人为地截断了尾巴,为何人类要如此残忍地对待人类的好朋友呢?
给刚出生狗狗“断尾”的原因
给狗狗断尾有很长的历史,其中一部分犬类被割尾是工作需要,比如德国牧羊犬雪纳瑞,最初被培育用来捕鼠,为了避免尾巴在洞穴中受伤,人们给它断尾。
具体来说,雪纳瑞的尾巴比较细长,容易在钻洞、挖穴过程中被石块等物体夹伤,如果尾巴受伤严重,可能会导致失血过多而死亡。
所以人们通过预先断尾,来避免雪纳瑞在捕鼠工作中尾巴受伤,英国猎犬可卡原本用于捕猎,长尾巴会惊动猎物并在灌木丛中受伤,所以也被断尾。
可卡的尾巴很长,当它在灌木林间追捕猎物时,尾巴容易被灌木枝条划伤,长时间下来如果尾巴伤痕累积,会导致感染,对可卡的健康造成损害。
所以英国人选择给可卡断尾,一方面是避免尾巴受伤影响它的捕猎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可卡的健康。
类似的还有杜宾犬、罗威纳犬等最初用于警卫和攻击的品种,为不被敌人抓住尾巴制服,也断了尾巴。
这些犬种在执行警卫任务时,需要与敌人肉搏,如果尾巴过长,敌人可以抓住尾巴将它制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让其更好地完成警卫工作,人类选择给它们断尾。
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曾以狗尾数目征税,18世纪英国实施了一项看似荒谬的养狗税法,按这项税法,每个人需要根据养的狗狗数量来缴税。
为了减少税收负担,一些牧羊人就想出把自己养的牧羊犬尾巴剪短,然后藏在自己的羊群中,这样就可以隐藏真实的狗数量,进而减少需要缴纳的养狗税。
后来该税收虽取消,断尾习俗还是延续下来,有些牧羊人为了节省开支,继续沿袭断尾的做法,也形成了一种习惯。
而且一些长尾毛犬容易尾部沾粪,卫生条件差导致疾病,比如古典牧羊犬尾毛长且细,尾部易沾粪便,如果不断尾,会在尾部周围积聚粪便,导致疾病。
古典牧羊犬尾巴上的毛又长又细,这使得粪便很容易黏附在尾巴上,粪便残留在尾巴周围,会滋生细菌,引起病变。
特别是在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粪便残留时间长,疾病风险更高,为此,人类选择给古典牧羊犬断尾,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尾部沾粪的可能,保证犬只的卫生与健康。
也有人认为断尾可以培养狗的勇猛性格,断尾后,狗在遇敌时不能用夹尾巴来表达情绪,从而变得更凶猛。
比如杜宾犬在遭遇敌人或面临危险时,本能地会夹紧尾巴,这代表它感到恐惧,如果杜宾犬被断尾,就失去了夹尾巴表达恐惧的方式。
这会使人误以为杜宾犬很凶猛勇敢,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也存在争议。
历史上断尾主要基于狗的工作需要、税收规定、卫生因素等客观原因,但如今很多狗不再从事特殊工作,断尾更多是出于人类审美或者传统习惯,这种做法存在一定争议。
未来如何在保护狗狗健康的同时,也尊重它们生理形态的完整性,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进一步探讨。
虽说各个犬类被割尾的原因都不相同,但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在幼犬时期进行割尾,而他们选择的这个时间点也是有顾虑的。
避免更大痛苦,在狗狗小时断尾
狗狗出生仅几天时进行断尾手术,目的是为了避免给它带来更大的痛苦。
狗狗的尾巴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用于帮助平衡和表达情绪,如果在狗狗成年后进行断尾,就像人类截肢一样疼痛。
但如果在出生后的头几天进行,由于神经系统还不完全发育,疼痛可以减轻很多。
通常的做法是在出生后的4-10天内进行,兽医会用消毒过的细线紧紧捆住尾巴需要切除的部分,阻断血液循环,导致组织坏死自然脱落。
这样可以避免出血,对小狗的伤害较小,不同品种的断尾部位有所不同,需要找专业人士进行。
如果错过最佳时间,就不应该给狗狗断尾了,成年后断尾,会给它带来巨大的肉体和心理创伤,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被截去四肢,疼痛难以想象。
一般来说,成年狗狗断尾需要全身麻醉,但苏醒后仍然要经历长达一个月的疼痛恢复过程,这对狗狗来说是巨大的折磨。
有些人为了让狗狗参加选美比赛选择将其断尾,但这种为了外形而损害健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毕竟一条快乐的健康狗狗,远比一个残缺的冠军更让人欢喜,况且,许多地区如今也不再强制要求参赛狗狗必须断尾了。
狗狗的健康和感受应该放在首位,不应该为了人类的喜好而给它带来痛苦,如果非要断尾,也应该选择最人道的方式,在它感受能力不强的时候进行,使痛苦最小化。
但最好的方式还是不要断尾,让狗狗保持天生该有的形态。
毕竟狗狗的尾巴并不是作为装饰品而存在的,它有着专属于自己的作用。
狗狗尾巴的奥秘
狗狗的尾巴,不仅可以表达它的各种情绪,还是它重要的平衡器官。
当狗狗心情愉悦时,尾巴会像摇旗一样欢快地左右摆动,让人一看就知道它此刻心情不错。
若是遇到陌生人或突然的巨响,胆小的狗狗会害怕地将尾巴夹在两腿间,像在向主人寻求庇护一般。
面对危险时,狗狗会警惕地把尾巴垂直下垂,以示警示主人要当心,所以通过观察尾巴的位置和动作,我们可以大致判断狗狗的心情。
在狗狗奔跑、转弯或需要保持平衡的各种动作中,尾巴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尾巴就像舵一样,能帮助狗狗及时调整身体重心,防止失去平衡而摔倒。
对于警犬、猎犬等需要高速奔跑的品种来说,这一功能尤为重要,一项实验选择了几只警犬进行测试,让它们在训练场上全速奔跑,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用绳子固定住了它们的尾巴,结果这几只警犬在转弯时全部失去平衡摔倒了。
这说明对于警犬等奔跑速度快的狗狗来说,尾巴就像是保持平衡的“第五肢”一样不可或缺。
此外,尾巴还可帮助狗狗在高速奔跑后安全减速,有观察发现,当狗狗需要减速时,会快速摆动尾巴,利用空气阻力起到“刹车”的作用。
譬如猎犬在追逐猎物时速度极快,这时尾巴的“刹车”功能就凸显出来了,若不及时刹车,可能会失控撞上树木而受伤。
在寒冷的冬天,尾巴也可变成狗狗的小毯子使用,狗狗会把尾巴盖在脸上取暖,这种习性和人类用围巾遮脸驱寒很相似。
对于怕冷的犬种,如哈士奇、萨摩耶等长毛狗,尾巴简直是它们移动的取暖器,在严寒的天气下,它们会用蓬松的大尾巴裹住脸部和鼻子,就像戴上了一条温暖舒适的“围巾”。
而且尾巴还是狗狗重要的社交工具,当两只狗狗初次见面时,它们会首先嗅闻对方的尾巴区域,以获取对方的身份信息。
因为狗狗的尾巴会分泌特殊的气味物质,通过尾巴的摇晃可以传播自己的气味,所以对狗狗来说,尾巴也是一种让同类认识自我的“名片”。
可以说,尾巴是狗狗多变的情绪“窗口”,也是它们敏捷身手的“平衡杆”,我们要学会通过观察尾巴的状态来理解狗狗的内心世界,与它们建立友好的关系。
人类改造了狗,使它从野生动物变成了人类的朋友,但也带来一定问题,我们该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结语
狗的演变确实证明了人类驯化动物的能力,然而,我们在利用动物之前,更应该尊重它们。
小狗的尾巴也许对人类来说没有实际作用,但对它本身却意义重大,我们是否真的有权力仅仅出于审美的理由,就剥夺它的天性?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也许,理性和同情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
让我们一起努力,给每一只小狗一个快乐自由的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