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的疾病治疗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网上也有各种观赏鱼的书本,也都有介绍鱼病防治内容。然而疾病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广大的鱼友们。本篇文章以金鱼为例。当我们喜爱的鱼儿患病时,却手足无措,最终遗憾离去,难道书里讲的鱼病治疗方法是假的吗?很显然,并不是。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究竟在哪些环节上做得不足呢?
红白兰寿
不足之一:养殖户的治疗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家庭治疗鱼病
很多资料描述主要针对专业养殖户,大多数都是站在专业的水产学角度上对鱼病的成因、治疗方式等进行阐述。以鱼病判定为例,病因往往错综复杂,很多鱼病的表现都很近似,病原体又小,除一些肉眼可见的、病因单纯的鱼病可目测诊断之外,通常情况下都要通过显微镜进行镜检,再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判断,最后得出病理结论。并且对病鱼进行解剖,查看病鱼体内的器官等异常情况。然而以上这些条件可以说很大一部分鱼友往往都并不具备,再说了自己的爱鱼升天,哪能再忍心再去开膛破肚呢?很多鱼友也不会因为这种事去购买一些高额的高精度医疗设备,比如高倍显微镜镜检,所以就更谈不上解剖镜检等操作了,当然了也有发烧友,这里我只是针对绝大部分鱼友的状况举例。
此外,书本资料里面罗列的水产鱼药不适用于家庭养殖,他们往往是以立方米或公顷为单位投放,药力猛,在一般的药店和商家那里也不太好买,主要是药量不好控制,因为一般家庭养殖的水体并不大。
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
不足之二:盲目从众,采用不当的治疗手段
现阶段的社会是个网络社会,大家都可以自由地通过一些网站和论坛中获取各种各样有关金鱼的信息和知识。在一些论坛上,例如某贴吧,关于鱼病治疗是个常聊的热门话题,经常会见到某一个鱼友发文描述自己的爱鱼如何人如何,快不行了,哪个大神来救救之类的,之后就会收到众多热情鱼友的回复,并且提供了很多种治疗“药方”。但是有些方法貌似言之有理,但其实不然。单单凭借各路鱼友笼统地对鱼病表现描述就妄下处方,这其中会有很大的信息偏离,造成误判。往往这些“药方”还未一一尝试,鱼就驾鹤西去了。
有经验的鱼友会谨慎推荐使用一些副作用小的成药,或者通过指导改善饲养环境,提高鱼儿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鱼病的目的。如将水温控制在最佳状态、隔离病鱼、低密度、增加光照使用、紫外线杀菌灯,这些方法看似普通,却都是防治鱼病的基础,所以疾病的防治需要在养殖过程中细心地照料和总结,才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治疗方法。
在养殖水产业中,某些药品是被禁止使用的。例如:孔雀石绿、硝酸亚汞等。此类药品操作不当会造成人们食用鱼肉后中毒,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市场上是控制销售的,当家庭治疗鱼病时,应该慎重使用或不使用。而另一些药品被禁用是为了避免人食用鱼肉后干扰正常人体免疫,其中就包括:氯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红霉素、环丙沙星等,但作为金鱼饲养而言,这些药品,是可以使用的。当家庭治疗鱼病时,应首选那些“高效、低毒、无公害、使用简便、易获得的药物。这些常用的药物有:亚甲基蓝、黄粉、绿粉、庆大霉素、白点净以及治疗辅助用的杀菌海盐等。
下面咱们就来谈谈关于鱼病防治的一些看法:
菌类导致的鱼病治疗:可导致鱼病的病菌有很多,最常见的分为细菌性、真菌性和藻类等,但并不是说水中有菌就一定会导致鱼生病,和人生病一样,病菌会“乘虚而入”,最容易感染受到外伤或者体质较弱的鱼儿。另一方面也说明水体中病菌量较多,在治疗前应该先用同温度晾晒好的水将原缸水换掉50%以上,水中病菌也就随之大大减少,之后再加药治疗即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为例,推荐上野黄粉或者日动绿粉。这两类药对于防治:白头白嘴病、赤皮病、竖鳞病、赤鳍病等效果很好,且药性温和,对鱼没有伤害,也常被用作新进鱼隔离期间的疾病预防或者治疗交叉感染等。治疗期间注意避光,否则药性会失效。
上野黄粉
日动绿粉
体外寄生虫治疗:体外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甲壳虫等几类。寄生虫一般会附着在鱼体表面或者内脏,所以依靠金鱼自身抵抗力是不容易治愈的,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传统方法多以敌百虫、硫酸铜、硝酸亚汞作为治疗药剂,但是敌百虫属于有机磷药物,容易受到水中有机物的作用以及温度的影响,使用浓度较难掌握,且遇碱性水质已发生化学性质改变成敌敌畏。其他同种性质的传统药品也大多数具有毒性,且很多寄生虫长期使用单一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往往需要加大药量才能产生效果,但高浓度药物又会对鱼也会造成伤害。因此提倡轮换使用一些新型药剂。
以常见的小瓜虫病(白点病)为例,使用特效白点净效果很好。此药不含汞盐,不会对金鱼、水草、硝化菌产生不良影响,首日每10公斤水添加1毫升药品,全缸施药。第二天起减半添加,根据病情轻重,连续使用3-7天即可治愈,病情不严重的也可以用加热棒将水的温度升至28~30度。对于肉眼可见较大的寄生虫,如猫头蚤、鱼虱,可用1%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直接涂抹在着生部位,寄生虫可暂失活动性,用镊子将病虫去掉。由于寄生虫在鱼身上已形成伤口,同时也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其他病菌性疾病的发生。
得了白点病的金鱼
金鱼体内疾病的治疗:体内疾病是指鱼体内由于致病菌或寄生虫的存在,导致的体内疾病。用药物浸洗法治疗体内疾病作用甚微。可以通过投喂、灌服、注射等方法,使药物进入鱼体,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投喂,就是将相应的药品和鱼食拌匀,按照一定剂量投喂,合理的治疗疗程去治愈;灌服一般不适合新手朋友,这种方法是在鱼儿不配合的情况下进行,稍有不慎会造成鱼体损伤;注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需要将注射针头差劲鱼前鳍根部凸起处完成药物注射方可达到治疗目的,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沉淀。
总之一句话,疾病重在预防,这少不了日常规律的换水和喂食,更少不了细心和耐心,祝大家都能养好一缸美丽的鱼儿,为生活添彩!关注小王,带你了解更多金鱼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