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万历年间,周大人的府邸发生了一桩离奇事件。周大人某日刚从朝会归来,便听闻家中大乱,仆人急忙报告说:“大人,大事不妙,少爷似乎疯了。”赶至现场,周大人目睹儿子周金天行为失常,状若疯狂,或在地上打滚,或啃咬树皮,甚至攀上树梢,远观宛如一只猫。
周金天,年仅十七,自幼与猫为伴,周大人心生恐慌,连忙召集医师。经诊断,医师们一致认为周金天患了罕见的“疯猫病”,治愈希望渺茫。周大人心痛不已,唯一的儿子如今形同鬼怪。
一位江湖郎中,眼睛鼓胀如蛤蟆,语声低沉,来到周府。周大人心想,已求诊无数名医,此游医能否有所作为?于是决定,不妨一试。
经过一番诊查,蛤蟆眼的诊断与他人无异。正当周大人陷入绝望之际,蛤蟆眼提出了一个奇特的治疗方案,声称“疯猫病”乃邪气所致,他家乡有个秘方,需用“脱颈之发”作药引,以正压邪,或许能见效。
“脱颈之发”非同小可,在明朝,若皇帝判定某人有罪,原本应斩首,但考虑到其功绩,可免死,以削发代替,这削下的发便是“脱颈之发”。民间传说,正能压制邪恶,而削发者多为忠良,故此药引颇为神秘。
然而,如何取得“脱颈之发”?需求者必须是高官且品行端正,这在当时几乎不可能。周大人尝试从几位品德高尚的同僚处获取几缕发丝,烧成灰入药,但无济于事。
蛤蟆眼得知发丝来源后,摇头表示即便是皇帝之发也无效,必须是大臣以发代罪的那几缕。在过去,这样的发丝尚易寻,但如今,几乎无望。
周大人领悟了蛤蟆眼的暗示。当时朝中有一太监权势滔天,多年来作恶多端,曾弹劾他的大臣多遭陷害,有的被迫削发,有的遭受迫害至死。
时光流转,当年被削发的官员已故,现今官员皆为世故之辈,不敢轻言。周大人闭门思过,终于明白,救子唯有自己。他曾直言敢谏,但朝政腐败,为保自身,不敢得罪小人。
但现在,周大人决心冒险一搏。若弹劾奸臣,恐遭反噬,但若皇帝念其旧功,或许能以削发代替死刑。即使皇帝震怒,要求斩首,那自己的发丝也将成为“脱颈之发”。为救儿子,他愿意牺牲。
周大人某日未急于上朝,而是装扮破落,潜入一家字画店。店内一幅山水画引起他注意,画工粗糙,山水形态皆失真,与名家之作相比,不堪一顾。然而周大人偏爱此画,坚持购买。店主犹豫不决,但最终接受了银两,将画卖给了他。
周大人上朝后,跪倒在朝堂上,自称耽误上朝,愿受惩罚。皇帝询问原因,周大人展示了那幅画,声称被名画所吸引,耗尽积蓄及借贷才得以购得。
皇帝好奇,要求查看画作。见到画后,皇帝几乎发笑,画中景致全非,连儿童亦能画得更佳。
皇帝质疑画作价值,周大人坚称无欺,建议皇帝派人查证。皇帝问及画作者,周大人回答是司礼监太监所作。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众人心知肚明,这是一场“雅贿”:张三求李四办事,不直接送钱,而是通过字画店间接转达。李四将画作“卖”给店家,张三以高价购买,再将画送还李四,店家则与李四分赃,实为同流合污。
皇帝面露不悦,但仍表示将依法处理。
尽管如此,日子过去,朝政依旧平静,似乎此事又将不了了之。
周金天病情加重,失去饮食欲望,唯独偏爱生鱼。面对鱼肉,他不剥鳞片,直接吞食,仿佛变成了双腿之猫。周大人意识到,若不趁势倒奸臣,获取“脱颈之发”,儿子恐难以挽救。
周大人明白,要让皇帝查办心腹,必须下猛药。他暗中安排线人,经过调查,终于发现太监谋逆之证,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时机。
不久,周大人得知皇帝将外出祭祀,他找到一位养鸽人,训练了一只白鸽……
皇帝选定吉日,带领文武百官前往祭祀。途经一处宅子,一只白鸽飞过,全身雪白,仅尾部羽毛呈红色,俗称“雪中红”。
雪中红在空中盘旋,飞至皇帝头上,发出叫声。侍卫欲驱赶鸽子,却被官员阻止:“此鸽为雪中红,乃吉兆。‘良禽择木而栖’,雪中红选择皇上,昭示皇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