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所做的一切都与你的竞争对手本质上是一样的,那么你就不太可能成功。“—— 迈克尔.波特
竞品分析是什么?竞品分析的定义
竞品分析(Competitive Analysis)一词最早源于经济学领域,是指对现有的或潜在的竞争产品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通过找寻市场上存在竞争关系,高品质的产品,把他们进行分类和对比,输出结论为下一步决策提供正确的方向。
广泛意义上说,竞品分析就是根据分析目的,找到切入角度,对竞争对手或市场进行客观分析,找到竞品或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为下一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竞品分析是一个长时间定期持续积累,不断挖掘和分析的一个过程。设计产品最终目标就是追溯用户需求本身,解决用户痛点,而竞品分析就是解决用户痛点这道大题的思路方法,就好比要解开一道复杂的数学题,需要用到很多公式,而竞品分析就是一个环节中的一种公式而已。
竞品分析与市场分析的区别
市场分析、竞品分析分析在分析目的、产品数量和分析维度三个方面有所区别。
市场分析以寻找市场机会,帮助产品定位为目标,较宏观,对具体的产品没有深入分析,产品数量较多。分析维度有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市场份额、竞争状况、市场机会、市场细分、用户画像、产品分析等;
竞品分析以竞争、借鉴、了解市场为目的,产品数量多在5个以内。分析维度包括功能、设计、技术、团队、运营、用户等;
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竞品分析有什么价值?
竞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竞争环境,找准自身产品定位,制定竞争战略,同时发现竞品的发展情况和本品的优劣势,取长补短,通过对比,去糟存精,推动产品的优化迭代。深层次地挖掘产品背后的逻辑,不仅有助于产品迭代,同时也能帮助团队人员实现能力提升。
竞品分析常见的目标有:决策支持、学习借鉴、市场预警。
- 如果竞品分析的目的是决策支持,常见的竞品分析目标:
判断是否该进入一个新市场、是否该做一个新产品;帮助新产品做定位,找到细分市场,避免与巨头正面竞争;通过分析竞品,制定产品的竞争策略;在产品销售、竞标时,提炼卖点,帮助销售卖出产品
- 如果竞品分析的目的是学习借鉴,常见的竞品分析目标:
通过分析业界成功产品,帮助挖掘需求,找到产品机会;通过借鉴竞品,帮助形成产品的功能列表;为功能的原型设计提供参考;学习竞品运营推广手段。
- 如果竞品分析的目的是市场预警,常见的竞品分析目标:
宏观环境预警:发现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异动;行业环境预警:发现供应商、 客户、 现有竞争者、 新进入者和替代者的异动;竞争对手监测:监测竞品的市场表现、竞品的推广手段、新竞争对手的出现。
竞品分析这样做才能满分
做竞品分析时,我们应当跳出产品看竞争,关注产品背后的信息:竞品做的怎么样?他是如何做到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下一步他会怎么做?
竞品分析的内容
竞品分析的内容包含两部分:竞品各个维度下的客观特性罗列和主观分析评价。客观特性罗列即从竞争对手或市场相关产品中,圈定一些需要考察的角度,得出真实的情况,此时,不需要加入任何个人的判断,应该用事实说话。主观分析评价是一种接近于用户流程模拟的结论,比如可以根据事实/个人观点,列出竞品或者自己产品的优势与不足。
竞品分析的主要方法
竞品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比较法、矩阵分析法、竞品跟踪矩阵、探索需求、SWOT分析等。
矩阵分析法:又称定位网格、四象限分析。通过二维矩阵的方式分析自己产品与竞品的定位、 特色、优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市场划分、产品定位、竞争优势、发现新机会。使用方法也比较简单,先确定两个关键竞争要素,这两个竞争要素应该是用户最关注的或者对用户来说最重要、会影响他们购买决策的产品属性。
竞品跟踪矩阵:通过竞品跟踪矩阵,可以对竞品的历史版本进行跟踪记录,找到各版本的发展规律,从而推测竞品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探索需求:探索需求是挖掘竞品功能所满足的深层次,以便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用户需求有三个层次,依次为:方案级需求→问题级需求→人性级需求。通常用户提出的都是解决方案,即方案级需求。我们需要继续深挖,探索这个解决方案究竟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定位到具体问题后,还要更进一步,找到对应的人性级需求。
SWOT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以便制定竞争策略,如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抓住机会、避开威胁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